微信关注,获取更多

小诀窍:夏季防晒常见误区大揭秘,你中了几个?

关于防晒,许多人持有不正确的看法,这或许会对皮肤造成隐性的损害。这正说明了我们为何要准确理解防晒的重要性。

阴天无需防晒的错误想法

许多人认为阴霾天气云层厚重,紫外线无法伤害到肌肤。但真相是,云层几乎不能阻挡紫外线,高达90%的紫外线能够穿透。以2022年夏季的一次户外活动为例,那天虽然是阴天,但小李没有做防晒措施,结果皮肤被晒得通红,第二天就开始脱皮。这告诉我们,不要被阴天所迷惑,外出时仍需做好防晒。甚至有些人认为多云天气无需防晒,可是在长时间户外活动后,皮肤变得黝黑,这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紫外线的穿透能力。

同样,阴天固然要注意,但晨练时紫外线同样不容忽视。许多中老年人在晨练时忽略了防晒措施。清晨虽然阳光不强,紫外线却依然存在。若长期如此,皮肤难免会受到损害。

高防晒系数产品全能论

多数人认为防晒指数越高对肌肤越有益,实则不然。防晒指数越高,意味着皮肤需要承受更多的防晒成分,这可能会对肌肤造成更大的刺激。日常在室内工作,活动相对固定,使用SPF15、PA+的防晒产品就足够了。比如办公室的小王,以前用高指数防晒品时皮肤容易长痘,换用这个指数的防晒品后,情况得到了改善。若进行户外运动,阳光直射较多,则应选择SPF25至SPF35、PA++的产品。比如喜欢登山的小张,按照这个标准挑选防晒品后,就再也没有遭受过严重的晒伤。若去海边游泳,海水和沙滩对紫外线的反射较强,那么应选择SPF35至SPF50、PA+++的防晒产品。

防晒产品的挑选因气候不同而有所区别。干燥地带适宜选用水润型防晒,以免肌肤过于干燥;而潮湿区域则需挑选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产品,以防汗水冲刷后防晒效果减弱。

多层防晒品叠加问题

有人认为,涂多层防晒霜,防晒效果就是各层效果的简单相加,这种看法是不对的。实际上,即便涂抹了好几层,最终的效果还是由防晒值最高的那一层决定。比如说,小吴为了达到超强的防晒效果,同时使用了两种不同的防晒产品,以为这样效果会加倍,结果回来却发现还是被晒黑了。事实上,如果成分搭配不当,还可能加重皮肤的负担。再比如,有的人同时使用不同品牌、不同质地的防晒产品,本以为这样有双重保障,但最后不仅没起到效果,还出现了过敏现象,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防晒的原理。

_防晒常见的几大误区_防晒误区有哪些

有时候,防晒产品功能多样,叠加使用效果并不理想。例如,那些既美白又防晒的产品与仅具有防晒功能的产品混合使用,并不会显著增强防晒效果,甚至可能因为成分不兼容,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。

偶尔忘记防晒无关紧要看法的错误

很多人认为偶尔忘记涂抹防晒霜并无大碍,然而,太阳对皮肤的损害是逐渐累积的。即便是间接暴露在阳光下,长时间后也可能引发问题。小赵虽然平时很重视防晒,但偶尔会偷懒不涂,结果过了一段时间,脸上出现了雀斑。虽然一开始看不出什么后果,但等到多年后,不良影响便显现出来,比如皮肤会变黑、长雀斑、失去弹性、出现皱纹、加速老化等。

每年夏天,总有那么几个月,若是不时偷懒,忽略了防晒,短期内或许看不出什么大问题。但等过了一两年,你就会发现皮肤开始变得暗沉。这不就是小周以前皮肤那么白,后来因为长期疏忽,偶尔忘了防晒,皮肤状况才逐渐变差吗?
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养成每日防晒的良好习惯。每天早晨出门前,涂抹防晒霜应成为我们洗脸刷牙之后的必要程序。

对皮肤状态判断不足的防晒忽略

有些人皮肤状况特殊,却没正确使用防晒。例如,敏感肌肤的人认为防晒会加重负担,所以不涂。但事实上,可以选择专为敏感肌设计的防晒产品,比如含有物理防晒剂且成分简单温和的防晒。在我家小区,就有一位抗拒防晒的敏感肌女孩,她在尝试了专为敏感肌设计的防晒后,发现既不影响皮肤状态,又能达到一定的防晒效果。

干性皮肤的人群中,有不少人因为市面上多数防晒产品油性较大,所以选择不涂抹。然而,市面上其实有不少既滋润又易于涂抹的防晒产品。小徐就是其中一位干性皮肤者,他先前因为担心防晒产品油腻而不使用,结果脸部遭受了晒伤。后来,他找到了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,便不再抵触防晒了。

了解到这些防晒的误区,你是否开始审视自己过往的防晒做法了?期待大家分享自己的防晒心得,并给予点赞,让更多的人能够做好防晒工作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养生语 » 小诀窍:夏季防晒常见误区大揭秘,你中了几个?